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早期療育之現況與未來研討會
一、主辦單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
二、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三、課程說明:邀請長年投入早期療育的臨床工作者以及學者一起探討「早期療育的現在與未來」,包括早期療育的可近性、全方位性早期療育環境,有效減緩發展遲緩兒童的疾病發展仍存在著未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s),希望所有參與的專業人員透過講者的經驗與研究成果的分享,對如何拉近早期療育現實與需求之間的距離進行創意發想與討論、集思解決辦法。
四、課程時間:112年 8月 12日(週六)08:30~16:00
五、課程地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綜合大樓(後棟 16樓)胡水旺國際會議廳
六、參加對象:早期療育相關之專業人員
七、參加名額:上限 100人,免費報名,午餐自理。
八、報名期限:112年 8月 10日(額滿為止)
九、報名方式:網路報名https://www.beclass.com/rid=274b1e6649e95ecc4416
十、聯絡人: 朱禮綺助理 電話 02-27372181#3241,E-mail: 225028@h.tmu.edu.tw
十一、 課程內容:
主題 | 時間 | 課程內容 | 講師 |
| 08:30~08:50 | 報到 |
|
08:50~09:00 | 開場 | 曾頌惠副院長 | |
兒童語言與親職能力的現況與發展策略 | 09:00~09:40 | 解碼幼兒發展落後逆轉力量:十年追 蹤研究之探索 | 陳怡樺院長 |
09:40~10:20 | 語言早療現況之我見 | 邱怡婷助理教授 | |
10:20~10:30 | 討論/休息 | 曾頌惠副院長主持 | |
10:30~11:10 |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療模式 | 羅伃君副教授 | |
11:10~11:50 | 幼兒閱讀能力訓練心法 | 陳宥達醫師 | |
11:50~12:00 | 討論 | 曾頌惠副院長主持 | |
| 12:00~13:00 | 午餐/休息 |
|
早期療育走入家庭與社區的現況與發展策略 | 13:00~13:40 | 兒童我的優勢卡和台灣推動介紹 | 廖華芳理事長 |
13:40~14:20 | 社區兒少創新實踐計畫- 早期療育與兒少健康促進 | 陳嘉玲所長 | |
14:20~14:30 | 討論/休息 | 曾頌惠副院長主持 | |
14:30~15:10 | 突破台灣遠距醫療的屏障 | 劉文琪主任 | |
15:10~15:50 | 作息本位模式進行療育 | 潘懿玲物理治療師 | |
15:50~16:00 | 討論/賦歸 | 曾頌惠副院長主持 |
十二、學分申請中: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語言)、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申請中。
十三、講師介紹:(以姓氏排列)
邱怡婷助理教授: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助理教授
陳怡樺教授: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陳宥達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嘉玲所長: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曾頌惠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教學副院長/復健醫學部主任
廖華芳教授:物理治療師暨臺灣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研究學會理事長
劉文琪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主任
潘懿玲物理治療師:台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中心物理治療師
羅伃君副教授: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十四、交通資訊
【公車】
1、22、22(區間車)、226、266、266(區間)、288、33、37、38、藍 5(臺北醫學大學站)市民小巴 7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站)
【捷運】(轉本校附設醫院接駁車,班次查詢連結: https://www.tmuh.org.tw/guide/traffic)捷運板南線-市政府站2號出口處,每10分鐘一班專車接駁。
【自行駕車】
(國道 3 號) 由信義快速道路下來進入信義路,左轉松仁路,右轉松勤街,左轉松智路後直行過莊敬路約再 300公尺,左側即可見臺北醫學大學校園。
(環東大道)由基隆路下,直行往台北市政府方向,左轉松高路、右轉松智路後直行過莊敬路約再 300公尺,左側即可見臺北醫學大學校園。
**本校不提供停車位,請參考醫院周邊停車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