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動力取向治療工作坊
主辦: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時間:109年7月11、12日地點: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391號3F-1
講師簡介:
張達人醫師
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
紐約市立大學西奈山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研究員
鍾明勳醫師
明如身心診所院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博士、牛津人格違常者治療性社區團體治療師
唐子俊醫師
唐子俊診所院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研究院研修
蘇薇如心理師
杏陵醫學基金會特約講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
台中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台中市服務中心/東海大學-特約諮商心理師
【招生對象】限心理治療或心理衛生相關領域工作之專業人士、相關科系學生
【繼續教育積分】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專科醫師等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
◆限額30人,未滿18人恕不開課,所繳費用將全數退還。
報名費用:(含講義、證書,不含午餐)
定價:4,000元
學生9折:3,600元
臺心會員7折:2,800元
在精神分析及認知行為治療的好幾波革命之中,精神動力治療也取得相當大的轉變。精神動力包括了幾個大取向:傳統的佛洛伊德、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客體關係(ORT)、依附理論以及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派恩(Pine)將其稱之為四大心理學的分析:主要來自於個人精神病理的發展,影響一個人的興趣、生活的安排,同時也造就他獨特的個人問題。自我心理學探討來自於內在的衝突、適應的能力以及防衛機制;客體關係提及小時候衍生的長期人際關係與依附問題;自體心理學從柯赫(Kohut)所提到自尊心和同理心的發展以及挫折,形成了人格障礙的源頭。
幼年成長的經驗永遠跟隨著每個人,而在幼年期影響下的潛意識更是影響人們行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們許多複雜的潛在情緒及內在經驗,時常透過人際關係來呈現。精神動力學派聚焦在治療當下的情感,尤其是移情與反移情的呈現,透過移情關係,我們可以回到幼年成長的經驗,在治療情境中覺察浮現於潛意識的內容。
精神動力整合了眾多學說和發展理論,適用範圍從精神官能症到人格障礙。它具有從解析和判讀移情關係、聚焦內在客體及人際動力,以及關注發展的連續性等多方面切入點的優勢。
◎課程目標:
1.學習精神動力理論之概念
2.透過團體動力與團體歷程,體驗精神動力
3.掌握動力性團體的感受與移情作用
4.學習動力性個別與團體治療之概念與技術
本課程作為第一個發起課程,希望能引領相關領域人員深入地去掌握和整合相當複雜不同的精神動力性病理學及治療概念,以及如何應用在不同的診斷身上,以協助個案做出深入且長期的改變。
在治療中,每個人都會自然地呈現出其日常的人際關係,透過動力性心理治療,將會快速的在治療中呈現出幼年成長背景及潛意識對人際關係及情緒的影響。本課程的進行將透過課程講座幫助學員了解精神動力學派的基本概念與運用;再經由經驗性團體讓學員體會作為團體成員的感受;最後經由個案督導,進入治療實例中去探討個案的概念化與治療的進行。
在團體早期成員往往處於一個妄想性焦慮(paranoid anxiety)的狀態,相當沒有安全感,往往是透過個人內在客體的投射、內射及投射性認同認識他人,所以難以對人信任,在人際上退縮不前,此時便僅能依賴治療者,經由對治療者的依賴而獲得安全感。團體早期在適度的依賴下,治療者以造橋(bridging)方式鼓勵成員互動,分享共同經驗,建立信任感,將可降低成員的妄想性焦慮,及形成一個較安全的環境,而避免團體中成員以爭或逃及配對的方式,來獲得安全感。進而在團體中,因成員內在客體的移情關係,所導致人際的衝突或愛戀,將透過“此時此地”的互動及回饋,可修正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落差,終而使個人對內在客體有更深的領悟,並且將其內化(internalization)與轉形(transformation)。動力性團體心理治療焦點集中在討論當下(here-and-now)成員人際關係之困難,且其內化客體(internalized object),將透過詮釋移情(interpretationof transference)指出其重複出現(repetition compulsion)之現象,以利人際模式之覺察及個人內在世界之成長。
◎課程內容:
本課程的進行將以講座、經驗性團體及個案督導的方式進行。
第一部份為講座授課3小時,由相關理論的介紹,說明精神動力學派的基本概念與運用
第二部份為經驗性團體3小時,由部分學員擔任團體的成員,其他學員擔任觀察者,透過學員自身的經驗去體會精神動力團體。
第三部份為個案督導,以具體個別治療實例去探討在精神動力學派,如何思考與進行個別治療
【報名與繳費方式】
(1) 填寫線上報名表送出後,進入付款流程,請選擇繳費方式:信用卡、ATM櫃員機帳號、超商代碼繳費、網路ATM(需讀卡機)。若您報名時顯示為候補報名,送出報名表後請勿繳費,若遞補成功秘書處將會email或簡訊/電話通知您繳費。
(2) 系統產生之ATM櫃員機帳號及超商代碼僅做為您本次交易使用,此帳號/代碼的期限為3天,請於期限內繳費。3日未完成繳費者視為放棄報名,若欲參加課程請於報名表截止前重新報名,可取得新的繳費帳號。
(3) 填寫報名表後系統會email通知信函至您的信箱,內含可查詢、編修及取消報名之帳號密碼,請務必填寫正確之電子信箱並留存此信函(若有疑問請來信秘書處,勿回覆系統信件)。
(4) 學生請拍下學生證或相關證明文件上傳,方可享優惠。
(5) 繳費完成後,可點選報名表旁或下方「目前報名人數」查詢報名狀態,秘書處收到報名費後會於備註欄位註記「報名完成」,若繳費後於五個工作天內未顯示報名成功,請來信/來電秘書處確認。
(6) 行前通知一律在活動前3-5日以email寄發,若未收到通知,請先檢查垃圾信件匣或來信/來電確認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秘書處:tap79637@gmail.com
電話:0915439147 彭秘書
【退費辦法】
完成報名後,若因故無法參加,請通知本會取消名額:
※於活動日7日以前通知本會取消名額,退費90%
※活動日前2-7日取消者,退費80%
※活動前1日及活動當日取消者恕不退費。
費用也可轉讓給其他欲報名本課程之朋友使用,請事先來信秘書處。
退費需填寫退款單,請來信秘書處索取。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