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課程積分以實體課程計算,不會有網路60點上限限制***
【課程簡介】
音樂是以節拍節奏為基本架構,搭配旋律、和弦、音量、音色等音樂元素集合而成。音樂演奏者透過樂器或人聲,將音樂表演給社會大眾,如歌手演唱流行歌曲、小提琴家演奏流行歌曲等。對於普遍大眾來說,聽到動感音樂時,身體可能隨者音樂搖擺,甚至聽到喜歡熟悉的音樂,也會一起哼唱。不論是哼唱、是隨著音樂搖擺身體、演奏者演奏音樂,皆被包含於音樂行為範疇中。然而,音樂行為除了透過行為科學,客觀性描述所觀察到的音樂行為外(如哼唱或擺動身體等),亦可透過腦科學角度探討,大腦因受到音樂刺激,影響或改變的大腦表徵。以專業音樂演奏者為例,因長期受到規律性之音樂行為(如練琴)影響之下,大腦的功能性連結或灰質體積而有所差異。另外,過去腦科學研究顯示,健康成人聆聽音樂時,大腦邊緣系統、腦島、前扣帶迴、獎賞系統有活化現象,或者聆聽單一音樂元素影響大腦部分腦區,如節拍節奏與基底核。
音樂治療將音樂行為結合治療師技法,評估每位個案行為、設立治療性目標、設計介入活動,同時音樂治療藉由音樂與腦科學研究的結果,應證音樂治療師所運用的音樂行為,具有意義性和目的性,以協助個案提升生活品質。本課程將整理音樂於腦科學研究,介紹腦科學與音樂行為和音樂治療,三點之關聯性,其後以提升語言、情緒與動作目標為例,分享音樂治療臨床範例。
【上課時間與地點】
2021 年 11 月 21 日(星期日)08:30~17:00線上繼續教育積分課程
【課程表】
08:40~08:50 | 上午簽到+上午前測 | |
08:50~10:30 | 音樂與腦科學之探討與音樂治療之應用 腦科學研究指出音樂元素影響不同腦區,以及穩定性長期接受音樂訓練之音樂學生或音樂家,受到長期規律性的音樂行為(如練琴),大腦的功能性連結或灰質體積而有所差異。 本節課程以理論概念為主軸,首先介紹長期規律性的音樂行為(如練琴)之下,音樂學生或音樂家培養出認知、肢體等能力,如節拍速度、音高旋律時序性概念轉化為空間性的肢體動作。接著介紹腦科學研究結果,探討音樂元素和音樂行為(如演奏與歌唱)影響大腦的功能性連結或灰質體積。最後,將介紹音樂行為、腦科學與音樂治療三點之關聯性。 | 廖尹君 |
10:30~10:40 | 休息 | |
10:40~12:20 | 音樂治療與腦科學於語言之應用 音樂中音高、音色、節奏和節拍與說話音高、聲調、語調、韻律和速度相呼應。歌唱是音樂行為之一,將音樂元素(音高、音色、節奏與節拍)整合,亦可加入歌詞,藉由發聲器官(橫膈膜、腹部、聲帶)為媒介,將音樂演唱出來。腦科學研究指出歌唱時顳葉顳上迴(STG)、嘴部相關運動區(vPMC)等腦區有活化的現象,顳葉顳上迴涵蓋聽覺皮層(AC)和魏尼凱式聽覺語言(Wernicke’s area),聽覺處理與語言理解。另外,音樂演奏(演唱)時,角迴(AG)如核心網絡連結多處腦區(如韋尼克區; Boca’s area)。 本節課程介紹歌唱與腦科學研究,其後透過影片介紹,神經學音樂治療師如何運用治療性音樂歌唱,協助個案之語言訊息處理和話語的產聲能力。 | 廖尹君 |
12:20~13:20 | 上午簽退+上午後測+下午簽到+下午前測 | |
13:20~15:00 | 音樂治療與腦科學於情緒之應用 人因成長背景和自身經驗,聽音樂時會產生不同感覺,以及也會因為當下情緒,影響對聽音樂的選擇和感受。聽音樂過程中,根據過去回憶或當下情境,腦海中就像是跑馬燈,回想起或產生出各式各樣的想像。腦科學研究聽音樂影響邊緣系統、腦島、前扣帶迴、獎賞系統等腦區和網絡,也有研究針對聆聽不同類型音樂,腦區有不同活化現象,其中包含契前葉(precuneus),其功能與想像有關聯性。音樂治療師透過聽音樂產生內在想像的概念,引導個案情緒和回憶,再透過語言或非語言方式描述,治療師進而協助個案對情緒處理和調適。音樂引導想像(GIM)是音樂治療運用音樂與想像,技法手法之一。 本節課程將分享腦科學與音樂聆聽研究結果和論述探討,以及接受音樂引導想像(GIM)技法的個案,腦影像的結果與探討。最後用案例方式,介紹音樂引導想像之外,相關音樂聆聽於音樂治療臨床中。 | 廖尹君 |
15:00~15:10 | 休息 | |
15:10~16:50 | 音樂治療與腦科學於動作之應用 大多數人聽到自己熟悉且較為動感音樂時,身體會跟著音樂搖擺。腦科學研究指出聽快板音樂時,運動區有活化現象,以及單一研究節拍與節奏時,除了運動區活化外,基底核和小腦有活化現象。神經學音樂治療師透過節拍節奏協助個案動作反應與走路步伐,如中風或帕金森氏症患者。 本節課程將介紹腦科學與快版音樂、節拍節奏研究結果,以及透過影片分析的方式,介紹神經學音樂治療師,如何應用節拍節奏協助個案動作與步伐。 | 廖尹君 |
16:50~17:00 | 下午簽退+下午後測 |
【積分申請】
職業類別 | 課程積分 |
物理治療師(生) 職能治療師(生) 語言治療師 諮商心理師 護理師(士) 專科護理師 社會工作師 | 專業課程8點 專業課程8點 專業課程8點 專業課程8點 申請中 申請中 課後申請8點 |
(醫事人員如有長照小卡,可直接累積長照積分) | |
長照人員認證積分 | 6小時40分 (預計專業課程8點積分) |
註:
1.若無報名職類選項,請於一個月前告知學會以利評估申請。
2.承上,若不需積分可用『不需積分人員』身份參加。
3.長照人員實際積分點數需以長照系統上線後主。
4.各類別積分登錄日期不同,趕換照者可先來電詢問登錄時間。
【報名費用及繳費資訊】
本會會員會員800元,非會員1200元,六人以上集體報名每人800元
請轉帳或匯款至國泰世華銀行鳳山分行(013)帳號026-03-100379-1(戶名: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施富強)
報名後請於一週內繳費完成,以利保留名額。
* 本會會員定義為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會員,歡迎向本會提出申請。
目前入會終身免入會費、常年會費 http://www.tmed.com.tw
【課程注意事項】
1.一律線上報名,不接受其他報名方式,請先繳費再網路報名,報名時請填入匯款帳號後五碼。
2.請密切注意報名電子信箱資訊,本會將以信箱發布上課通知、錄取結果、場地變更...等重要資訊,信箱若有錯誤請盡速上網更正或和本會聯絡。
3.本課程為線上繼續教育課程,完成報名後與開課一週前將學員加入 LINE 群組,開課當日提供視訊網址。
4.參與者需有可視訊裝置 (如平板、筆電、桌電並需有視訊鏡頭) 及網路連線,『不建議』使用手機上課。(註:因使用手機上課時,上課時間手機將無法退出視訊畫面或有電話來電時會中斷視訊)
5.參與者請務必會使用一些智慧裝置(如使用電腦、掃描 QRCODE、複製網址、填寫線上表單...等)。
6.本課程使用 GoogleMeet 付費版本,不受 1 小時通話限制,請學員預先準備gmail 帳號安心使用。
7.參與本課程者學會課前5-6天將以簡訊通知邀請加入 line 群組,請學員於群組中回覆本名,以便學會核對及提供重要訊息。
本會課程一覽表 goo.gl/8uh5rY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