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全球化」(Globalization)被看成是國際間商品、勞力、資本、貨幣、運輸自由流動的一種狀況;然而近幾年來因疫情導致各國封閉邊境,加上世界大國政經逐漸走向保護主義,因此「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呼聲甚囂塵上,認為全世界正走上「逆全球化」的步伐。不過,人類社會交通、訊息傳輸技術大幅度進步,讓過去仰賴雙腳行走於地表不同聚落間的身體空間感,業已轉變;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體會到的天候節奏與生命連續感,更因跨國新科技與新媒體發展出的紀錄模式、衍生的新型態傳遞媒介,讓人們當下所體驗、所經歷的事件、影像、觀念或感覺,不分時空被重新編輯,讓傳統時間流動中感受到的規律感被打亂。由此來看,傳統觀念中對時、空的理解,在當代人們身體已不斷被新媒介、新技術與新工具的轉化與編輯後,對人們帶來許多異於傳統地方社會的新體驗。全球化步調不會走回頭路,不再反璞歸真回到雞犬相鳴的地方村落--當代科技媒介與跨國資本的滲透,個體雖身處各自城市或地方村里,但所感受到的全世界共時感與一體感,已是不可逆的發展。
席捲全人類生活的「全球化」現象,如何進入地方,交織在「地方感」下?我們想問的是,世界一體化下的「地方感」在全球化趨勢下當如何自處?地方緊繫與人群、意義和事物的全球流動方式,因大衆傳播的移動力(高速公路、鐵路、機場)以及消費社會、觀光業的發展,加速世界同質化(Tim Cresswell, 2006:73)。跨國資本移動後的全球化,反過來讓地方趨同與同質化。隨之而來的問題,全球化下同質性更導致地方競爭。誠如Harvey(哈維)指出,投資於消費奇觀、推銷地方意象、競爭在文化資本和象徵資本的定義上,以及塑造吸引消費者的地方有關的鄉土傳統振興,全都捲入地方的競爭中(Harvey, 1996:298)。
地方如何創造地方感?人們在地方中尋求地方依附感,透過周遭各種努力促使地方更具特色和能見度,提供自豪感與歸屬感。這時會選擇「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民俗節慶」或「地方書寫」等形式,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根着於過往的地方感覺(Tim Cresswell, 2006:99)。與此同時,近來研究也發現,全球化下的「地方」,應理解為開放式而混雜(hybrid)、相互連結流動產物,是路徑(routes)而非根源(roots)。這種開放式的地方觀點,質疑著地方的根深柢固且「真實」(authentic)認同感的意義核心(Massey, 1997)。換言之,當代所認定的地方社會,不會是一種固着不動的鐵板,也不是封閉自足的小天地,而是不斷變動的場域。
與此同時,21世紀以後「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一詞逐漸為大眾耳熟能詳。此詞原是指結合了「全球性」(global)及「地方性」(local)二者的一個合成字,代表著「全球性思考、地方性行動」的概念。其中的地方性隱有全球化的影響,而全球性也透過地方場域而得以開展。更甚之,這種世界化的視野中隱含的地方感,或是地方感滲透著全球化的養分,其實並非地方學討論的專場,各種領域多年來皆陸續拋出相關議題,包括文化、文學與社會等範疇。有鑑於此,本所延續第一屆「文化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地方之名」的精神,強調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國際與在地的激盪,規劃本研討會,以「地方感與全球化」為主軸,討論議題集中在「地方感」、「全球化」與「身體感」等議題:
(一) 文化領域
² 地方文獻與文物詮釋
² 臺灣地方學與地方文化論述與發展
² 文物研究中的全球化的現象
² 資本世下的南島語族社會
(二) 社會領域
² 社會創新與永續發展
² 地方創生案例
² 社區發展與跨國企業
(三) 文學領域
² 中外文學中的地方感
² 中外文學書寫的全球化或去全球化
² 身體感與地方空間
二、目的
(一)提出在地地方感及其依附感,討論「地方」議題如何在文化領域、社會、文學領域等方面促使地方更具特色和能見度,提供地方自豪感與歸屬感。
(二)藉此研討會的召開,強調理論與實務對話、國際與在地的激盪,透過對於地方感、全球地方化、地方全球化、身體感等議題:增進相關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三)透過本研討會思考現階段我國地方學、物質文化與文學領域如何深入地方感的潛力與其侷限。藉由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點,用以反思的地方研究中的文化資產、地方歷史與地方創生等相關議題,提出其即將面臨的新挑戰與新變化,並強調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國際與在地的激盪。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