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方式/時間】室內講座場次線上報名系統開放報名時:112/04/17(一)17:00起至04/27(四)14:00止
【講座時間/地點】
◎室內講座場次:5/1(一)-5/05(五)晚上19:00-21:00,臺北市南港區東新街108巷23號(成德國中內)
◎戶外開講場次:另請參看【戶外走讀】場次線上報名表單
【洽詢專線】02-2782-8272
【選課說明】
◎學員每上一門課,至少需選一堂講座,上兩門則至少兩堂,以此類推,同一時段限選修一堂講座。
◎為防疫之故,室內與戶外場次請全程配戴口罩,戶外走讀場次不接受現場報名。
◎ 專題講座每場次實體限額30名,戶外走讀每場次活動限額20名(開放候補5名,待有名額出缺將另行通知候補),為期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共學,系統將限制同一人報名戶外走讀場次至多1場次(校內講座場次不限)。及戶外場次因應保險需求,務請詳實填具個人資料。
◎預告場次如因故異動時,將於4/27(四)15:00前在本校官網公告周知,不另行通知。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111年第2學期現代公民素養週【室內講座】講座日程表 | |||
日期 Date | 編號 Session | 講座主題 Subject | 講師簡介 / 講座內容 Presenter / Synopsis |
5/1 (一) | 101 | 幸福秘訣-戀人的愛情地圖-未婚場 | 【丁介陶】行動講師,演講超過2000場,同時也是《PChome新聞台》「電影達人」 透過認識戀人的愛情地圖,瞭解愛情的大哉問,知曉與心儀的對象合而為一。並藉由測驗掌握個人的戀愛性格,也認識自己在MBTI裡的愛情態度。進而更深地認識愛情裡的多元風貌,避免重蹈覆轍。並在愛情溝通中學習自信型對話,創造相愛容易相處易。同時也學習辨識危險情人的特質,避免遇人不淑。最後,懂得保鮮愛情,享受幸福的滋味。 |
5/2 (二) | 202 | 永續綠野仙蹤:體驗社會永續的奇幻之路 | 【吳玟樺】共好玟化組織發展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EverLab360 企業永續實驗室聯合創辦人、白永恩神父基金會策略發展顧問教練、22-23台北想像扶輪社服務計畫主委 這是一堂充滿想像力的課程,所有參與者會一起經歷一趟探索旅程,我們將介紹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分享各類組織共好合作的案例,並透過角色扮演的體驗方式,帶領聽眾感受、體驗永續之旅。這不僅僅是一堂「課程」,而是透過所有參與者共創社會永續的可能性。 |
5/2 (二) | 203 | 打造無限的快樂天堂-預立遺囑練習 | 【陳宥儒】原住民禮儀師 少子化時代即將來臨,未來可能一位小孩要撫養二位長輩,若長輩懶得呼吸後,晚輩可能要面對不同長輩的指教。如果我們可以提早及明確的規劃身後事,就可減少家庭鬥爭,將愛留給下一代,透過預立遺囑練習讓族人更能瞭解到其重要性,學習重視自主決定權及尊重他人的意見。 |
5/4 (四) | 401 | 顛覆傳統米食進化論 | 【張永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顧問師、苗栗縣社區規劃師、苗栗市社造委員 客庒傳統米食,在產官學聯合推動下,結合廟宇的建築色彩,獨創的五行米食,發展出極具地方特色文化,吸引各界的目光。 |
5/5 (五) | 502 | 幸福秘訣-走向你心門的路-已婚場 | 【丁介陶】行動講師,演講超過2000場,同時也是《PChome新聞台》「電影達人」 透過影視戲劇解讀婚姻裡的親密關係,開啟走向你心門的路。同時也探索婚姻裡的文化底蘊,檢視個人特質及家庭規則,瞭解婚姻的奇幻旅程。在走向你心門的路需通過五個關卡:自我、情緒、溝通/衝突、親職、意願。並學習放大對方優點,縮小其缺點。最後,愛是幸福回家的路。 |
【宜居城市3.0系列座談會】
從「你想要什麼樣的城市生活」出發,共同創造邁向共學、共創、共生的生活圈
場次/時間 | 座 談 會 主 題 / 演 講 師 資 |
102 【場次一】 社會共融 5/1(一) 19:00-21:00 | 根據聯合國定義,社會共融的目標是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穩定、舒適和公義的社會。面對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故本次宜居城市3.0座談會,以高齡議題為主軸,邀請關注不同面向的單位以及社區大學,分享在促進「健康老化」、「活躍老化」,實踐「在地安老」的推動過程與方案設計,以期促進社會間的互相尊重、包容不同背景及需要的人士,組織建構社區照護,讓每個人都獲得關愛以及公平對待。 主 持 人:張瓊玲(台灣國際志工協會理事長) 案例分享:以空間X文化X社群策略,打造青銀共融、跨世代共創的相遇基地 / 陳懷萱(銀髮服務新創活力中心協同主持人) 發 表 人: 《實踐方案》從愛與關懷觀點切入社區整合服務規劃│朱冠姵(中華復能推廣協會秘書長) 《實踐方案》從課程、社團到公共性社團的社區行動設計│周聖民(南港願景躍升聯盟聯絡人) 《公共參與》安護志工社–淺談社團經營與共融共好│許國昌(南港社大安護志工社顧問) |
204 【場次二】 人文共學 5/2(二) 19:00-21:00 | 文化是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義,原意是「靈魂的培養」,蓋括說就是人類共同活動,所創造出來的所有產物,是凝聚社會的重要基礎。而人文學是「以人為本」的學問,當我們懷著「觀察、分析及理性」審視事物,就讓「人文」生動起來了。 活化歷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地方文史具實用性且融入生活,因此近年來各單位均致力於文化轉譯的設計,社區大學以「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知識學」為目標,除了參與在地文化資料的收集、保存,更是需要創新設計;希望透過轉譯,展現累積的大量文史調查資料,積極推展跨領域課程,投入文化的共創與再造,進而保存、轉譯、推廣在地文化。 主 持 人:李泰昌(南港社大人文領域研究教師) 案例分享:社區GIS的「哈密瓜」:文化生活地圖與數位走讀 / 張智傑(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 發 表 人: 《實踐方案》芝蘭角落的記憶│劉君英(士林社區大學副校長) 《實踐方案》文化轉譯與人才培力–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孫夢平(南港社大人文領域研究教師) 《公共參與》地方知識運用的創新數位服務設計│周聖民(南港社大創新數位服務社指導老師) |
402 【場次三】 藝術共創 5/4(四) 19:00-21:00 | 藝術共創是一種以藝術點亮社區,打造多元生活的想像行動。而社區大學透過在地深耕經營,廣納不同專業人才,如美術工藝、表演藝術類、地方文史等,串聯講師、學員、社區民眾等共同參與,透過社大設計的課程、工作坊、主題式活動和不同的創意行動等,結合地方特色,運用不同媒材、進行跨領域合作,共同構思、推動與實踐,以「藝術共創」成為認識在地、對話和創作的行動方案。 主 持 人:曹錫智(南港社區大學副校長) 案例分享:跨領域合作:講師音樂會社群 / 洪德揚(北投社區大學校長) 發 表 人: 《實踐方案》在地的美學意象–以社大學員的作品為例│潘蓬彬(南港社大藝術領域研究教師) 《實踐方案》走入地方的行動美學? 主題式社區美學活動? 社區美學教育?│楊貴榮(南港社大藝術領域研究教師) 《公共參與》從田野調查到棧仔聚落的策展計畫│高燈立(南港社大田野調查研究教師) |
503 【場次四】 環境共生 5/5(五) 19:00-21:00 | 從聯合國1992年發布《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2015年發表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都明確指出,人類發展不是單一面向的成長,而是需要系統性的思考,「經濟活動、社會需求、環境生態」三個面向相互密切關聯。 解決氣候變遷的課題,除了推廣節能減碳的綠生活外,更應積極尋找人、生物、環境彼此間的連結性,從源頭去解決問題;而眾多關注環境的組織及社區大學,正透過積極投入在基礎環境調查、環境教育的設計推廣、建構韌性社區、發展里山田園等各面向,希冀透過各組織整合的力量,從環境友善、社會參與、共同治理等面向,共同為了生存而改變,以促成環境共生的永續地球。 主 持 人:李榮華(南港社大環境領域研究教師) 案例分享:從山水綠的能源應用看南港韌性社區的應用與發展(暫定) / 黃麗玲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 發 表 人: 《實踐方案》昆蟲多樣性啟發的仿生STEAM教育│丘祐坤(蟲蟲先生的科學教室執行長) 《實踐方案》建構南港里山環境│潘文彬(南港社大環境領域研究教師) 《公共參與》環境教育的社區實踐–社團、社大與社區互利共好的夥伴關係│陳悌慈(南港社大執行秘書) |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