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
初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 1,EMT-1)
訓練課程實施計畫
壹、訓練緣由:
109年8月24日經內政部及衛生福利部核可立案。立案證書字號:台內團字1090047538號
109年9月24日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登記處核可社團法人立案。法人登記證書字號:109證社字000042號
109年9月28日通過衛生福利部同意本會為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之訓練機構。許可文案字號:衛部醫字1091666344號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以提倡改善緊急醫療系統、發揚全民急救之概念、以協助醫療服務,促進國民健康為宗旨。
依照本會章程第三條之2、3項:辦理、推廣緊急救護、急救教育等訓練課程、研討會等活動及發展多元訓練模式;並遵循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之規定,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成為初級救護技術員訓練團體
根據美國近年來重要「生命之鏈Chain of survival」之觀念,在心臟及呼吸停止之狀態,人的腦細胞於四分鐘即開始死亡,於十分鐘內腦死成為定局。依據此一觀念,全世界目前對病危患者之救治目標在達到四分鐘以內有基本救命術(Basic Life Support,BLS)之救治;八分鐘以內有高級心臟救命術(Advance Cardia Life Support,ACLS)之救治。
基本救命術(BLS)技巧對患有內科急症患者言,至少需包括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及哈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對遭受創傷之病患而言,至少需要有止血、固定、包紮、搬運的基本救治才能得到合宜的幫忙。
一般人所謂的基本創傷救命(Basic Trauma Life Support,BTLS),技巧是使用於遭受意外創傷的傷患,直到更高一層的高級創傷救命術(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到達。基本創傷救命術(BTLS)包括有止血、固定、包紮、搬運的基本救治,才能使傷患得到合宜的幫忙使傷患的生命徵像能夠維持穩定,直到送至醫院為止。
貳、訓練依據:
一、中華民國緊急醫療救護法
二、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
三、教學用緊急醫療救護單項技術操作規範
四、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2020 CPR&ECC。
五、AdvancedTrauma Life Support 2018 Student Course Manual。
六、PrehospitalTrauma Life Support 2020
七、臺灣急救教育推廣暨諮詢中心規定之基本救命術急救教育課程時數
參、訓練目的:係為提升到院緊急救護之醫療品質,緊急救護技術施作技巧,加強自我緊急應變能力,建置安全生活防護網,有效推廣學校、社區意外事故處理能力,落實全民注重安全理念。
肆、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消防署、台灣急診醫學會、臺灣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
二、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
三、協辦單位:忠孝救護車有限公司。
四、認證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
伍、訓練時間:
北區:112年6月11、17、18、24、25日
南區:112年10月1、7、8、14、15日
高屏區:112年8月6、12、13、19、20日
08:00-17:00為課程時間
課程前三天可報名繼續教育訓練
學員自主技術練習(18:00~20:00)(共計12小時)
陸、訓練地點:
高屏區:高雄市路竹區聖母街70 號 (竹西里活動中心)
南區:台南市柳營區226-1號 (小腳腿活動中心)
北區:桃園市桃園區南豐街280 巷 3 號 (忠孝救護車有限公司)
柒、課程內容:
模組別 | 科目別 | 內容 |
模組一 基本概念 | 1.1 緊急醫療救護體系概論 | 台灣緊急醫療救護體系的沿革與展望 |
緊急醫療救護的法規與運用 | ||
1.2 人體構造與生命徵象 | 人體外觀與身體系統的簡介 | |
生命徵象(意識或葛氏昏迷指數、瞳孔、呼吸、脈搏、膚色、血壓及體溫)的測量與注意事項 | ||
模組二 基本生命急救術 | 2.1 成人心肺復甦術 | 人工呼吸道的置入與袋瓣罩甦醒球人工呼吸 |
自動心臟電擊器的操作 | ||
復甦通用流程之演練 | ||
2.2 異物哽塞及小兒心肺復甦術 | 異物哽塞的處置 | |
各年齡層小兒心肺復甦術之比較 | ||
模組三 病人評估 | 3.1 急症(非創傷)病人評估 | 初步評估(ABCD) |
二度評估(ABCD) | ||
詢問病史 | ||
3.2 創傷病人評估 | 初步評估(ABCDE) | |
二度評估(從頭到腳、從前面到後面的身體檢查) | ||
詢問病史 | ||
3.3 通報與紀錄 | 無線電報告與救護紀錄表填寫 | |
模組四 基本救護技術 | 4.1 氧氣治療與抽吸 | 抽吸器與氧氣相關之各種器材的操作 |
4.2 止血、包紮與固定 | 紗布、繃帶、三角巾與固定器材(夾板等)的使用與操作 | |
4.3 頸椎固定術、脫除安全帽及上頸圈 | 各種頸椎固定法的操作、頭盔的去除及頸圈的使用 | |
4.4 脊椎固定術(翻身)及上長背板 | 側躺或俯臥等翻成仰躺姿勢的操作、危急或非危急病人上長背板的操作 | |
4.5 傷患搬運 | 徒手、搬運椅和長背板搬運、上下擔架床與上下救護車之操作 | |
4.6 車內脫困 | 使用脫困器材(KED)解救與脫困病人之操作 | |
模組五 半情境流程演練 | 5.1 危急病人之現場救護 | 危急病人現場救護流程的演練 |
5.2 非危急病人之現場救護 | 非危急病人現場救護流程的演練 | |
5.3 轉送途中(救護車內)之救護 | 救護車內救護流程的模擬演練 | |
5.4 到達醫院(下救護車)之救護 | 到達醫院後救護流程的模擬演練 | |
模組六 綜合 | 6.1 常見急症的處置 | 喘、休克或中風等常見急症處置流程的演練 |
6.2 常見創傷的處置 | 車禍、溺水、灼燙傷、骨折或胸腹部創傷等常見創傷處置流程的演練 | |
6.3 特殊病人與狀況 | 認識小兒、孕婦或老人等特殊病人與常見狀況 | |
6.4 大量傷病患與檢傷分類 | 大量傷病患的定義與檢傷分類原則的簡介 | |
模組七 測試 | 7.1 測試 | 筆試與技術測驗 |
捌、報名資格及方式:
一、報名資格:對緊急救護專業課程有興趣之一般民眾。每班招收人數為60人。
繼續教育訓練資格限爲有限期限內之初級救護技術員。
二、報名費用:新臺幣7,000元整(不含EMT-1證書費)。
EMT-1通過者需繳納證書工本費:每一張新臺幣300元整。
學生價格:新臺幣6,500元整(需檢附學生證)
BLS、CPR&AED、BTLS與急救員需繳納證照工本費:每一張新臺幣150元整。
三、報名方式:
線上報名: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Beclass 報名表單。
四、繳費方式:
1.ATM金融匯款:每筆訂單送出時系統會產一組專屬的虛擬帳號,專屬帳號可挑選您欲使用的轉出往來銀行,進行轉帳動作。讓您省下跨行轉帳產生的手續費15元。(合格廠商「綠界Ecpay」提供您國內10大金融公司虛擬帳號)
2.超商代碼 / 條碼:至超商多媒體機台輸入代碼列印繳費單,或自行列印超商條碼至超商櫃台繳費。支援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全台10,000家便利超商。
3.臨櫃匯款:
匯款帳戶: (700)0041001 2700224
分行:高雄新興郵局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
五、登錄取證:凡接受本會急救研習之學員,均需配合登錄,全程參與研習者,經通過筆試、技術測驗者。
1.EMT-1初級緊急救護技術員:衛生福利部核准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核發,為期3年,及核發研習時數40小時
2.基本救命術(BLS):由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核發「基本救命術(BLS)」證照,為期2年,及核發8小時研習時數。
3.基本創傷救命術(BTLS) 與心肺復甦術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CPR&AED):由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核發「基本創傷救命術(BTLS)」與「心肺復甦術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CPR&AED」證照,為期2年,及核發4小時研習時數。
4.急救員(First Aider):由社團法人台灣帕德魅迪克國際救護發展協會核發「急救員(First Aider)」證照,為期2年,及核發16小時研習時數。
玖、注意事項:
一、自行處理來回交通。
二、學科及格標準:70分;術科及格標準:80分,亦有一次補考之機會,未通過及格標準將不予退費及發證。
三、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及環保餐具,午餐自理或本會代訂。
四、參照「救護技術員訓練機關(構)或團體許可之審查作業原則」,講師(含助教)與學員比例以1:15為開課原則。
五、因本課程屬大量操作救護技術的教育訓練,課程期間應穿著輕便服裝及休閒或運動鞋,女性學員應避免穿著低領服裝、裙類、高跟鞋…等以免造成操作上可能出現傷害的風險,並且希望學員在面對火災、救助、山難等狀況,能有足夠的體能與技術去處理危險,且搬運傷患亦需要能夠承受重量,故考量學員與病患之健康安全與符合法規考試規範,凡有心臟病、高(低)血壓、癲癇、傳染性疾病、肢體障礙、懷孕、膝蓋開刀等情狀,請勿報名參加課程,若報名參加者後果恕不負責。
六、如遇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時,停課標準依照各縣市政府政府宣布之規定辦理。補課時間另行通知。
七、任何修正以主辦單位公告為主,如有疑問請與課程聯絡人:
理事長-郭俞君/0975-432-870/ a091873131418@gmail.com。
秘書長-吳則諺/0908-800-959/et.phone.home9890@gmail.com。
執行長-范丞佑/0978-531-568/sos19851985@gmai.com。
本會連絡信箱:Taiwanparamedic@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