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發展,始於明清時期。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荷蘭人進兵台北,驅西班牙人而有其地。文獻所記載之「峰仔峙社」,約為今日汐止基隆河南北兩岸,原多為原住民所居。汐止境內昔為凱達格蘭族「峰仔峙社」(Kypanas)所在地。在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前後,泉州安溪漢移民已在此形成街市,延用平埔族的舊名,稱為「峰仔峙莊」。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遂發展成為「峰仔峙街」,汐止舊名,是稱為「水返腳」。地名源起,乃因為基隆河受海水潮汐影響,漲潮至此故稱之。
吳智慶老師吟唱【峰峙灘音】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1lB6laoJAZQ7LXk19Rca69DpSI0Yp6J/view?usp=sharing
一、 活動名稱:吳智慶老師帶隊【7-5基隆河灘音~峰仔峙社走讀】
二、 集合時地:2023年12月15日(星期五)13:30汐止車站出口
三、 走讀路線:集合地點出發(13:30)→水返腳老街→濟德媽祖宮→陳家洋樓→基隆河江北橋→峰仔峙社聚落→過港北港口→汐止社后街區(預定16:30結束)。
四、 報名注意事項:
1. 本活動係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112年秋松山錫口文史導覽解說培力課-【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走讀】之旁聽課程。
2. 報名參加旁聽的民眾,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請於當天報到時繳交旁聽(行政)費100元。
五、 活動諮詢:松山錫口文史導覽隊代表 邱清文
0912229734 c_w_chiu0502@yahoo.com.tw
六、 歡迎加入「吳智慶 松山錫口文史導覽隊活動訊息」社群!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密碼:2023)
https://line.me/ti/g2/c1lgDugKA6ptEF5RnxV-BZaG0ScMYmwYKUWY1A?
近期熱門活動...
|